落山風故鄉楓港溪 擬設風力發電 環團反對

枋山鄉楓港溪下游擬設九座風力發電機組,環團人士開會砲轟「未保護居民及生態」。(民眾提供)

枋山鄉楓港溪下游擬設九座風力發電機組,環團人士開會砲轟「未保護居民及生態」。(民眾提供)

枋山鄉楓港溪下游擬設九座風力發電機組,環團人士開會砲轟「未保護居民及生態」。(民眾提供)

枋山鄉楓港溪下游擬設九座風力發電機組,環團人士開會砲轟「未保護居民及生態」。(民眾提供)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落山風吹襲的枋山鄉楓港溪下游,擬設九座風力發電機組,廠商前日於當地舉辦說明會,強調恆春半島極適風力發電,採用頂級風機,適合農地共用,且發電效益優於太陽能等優點。但計畫在環評初審後爭議不斷,除屏縣府重申沒有理由支持,洪輝祥等環團人士會中砲轟「未保護居民及生態」。
屏東縣環境保護聯盟理事長洪輝祥前日在會中痛批,開發單位未提供低頻噪音及共振對居民與生態影響的實證研究,無法保障芒果產業免受麗蠅授粉影響。他質疑「廠商發大財,居民付成本,這違反環境正義。」洪輝祥強調,依「預警原則」,應謹慎評估風機對周邊500公尺內居民及生態的潛在危害,特別是噪音對當地經濟的衝擊。
環團及洪輝祥進一步指出,選址於枋山及獅子鄉交界、鄰近4000人聚落的人口密集區極不負責任。他舉例,新竹風大卻無風機,因人口稠密,離岸風電才是趨勢。廠商未說明風機對候鳥及居民心血管、精神健康的影響,環團呼籲轉往外海開發,降低陸地生態衝擊,確保環境正義。
屏東縣府城鄉處表示,廠商未完善自然監測,也未獲多數居民同意,縣府「找不到支持理由」。當地反對聲浪高漲,居民憂心噪音及生態破壞,質疑開發誠意。縣府對此案立場一致,請廠商重新評估,優先保障人與生態安全。
廠商則解釋,非常重視風機對健康的疑慮,也尊重不同意見。根據WHO與多國實證研究,目前並無明確證據顯示風機會直接導致心血管疾病。大多數相關爭議屬於感受性反應,這可透過科學規劃與居民對話改善。會納入專家評估、建立噪音監測機制,確保符合國際健康標準。更重要的是,風電本身可減少燃煤對全民健康的長期危害,是對社會整體最健康的能源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