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區竹仔港文興宮 114年將盛大舉辦五朝祈安清醮慶典

竹仔港文興宮清水祖師。(文興宮提供)

竹仔港文興宮香火鼎盛。(文興宮提供)
【本報記者楊雅晴高雄報導】高雄市永安區「竹仔港文興宮」,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於清朝嘉慶10(1805)年,由信徒集資興建,主祀清水祖師。明(114)年農曆4月6日至12日共7天6夜,將盛大舉辦五朝祈安清醮慶典,歡迎全台信眾前來參與盛會。
清代臺灣唯一藝術家林朝英於嘉慶戊辰(1808)年陽春月,為文興宮題贈「參透禪機」匾額,也為文興宮悠久歷史做了最佳見證。
永安區維新里早期俗稱竹仔港,清代隸屬維新里,日治時期改隸彌陀庄。民國39年永安鄉成立,改屬永安鄉維新村,鄉民均務農為主,民風善良,勤勞純樸,深獲天蔭神護,眾神保佑,清水祖師尤嘉惠群黎。
114年農曆4月 盛大舉辦五朝祈安清醮慶典
竹仔港文興宮現任主委張財華表示,該宮有一項獨特的文化,即每4至6年農曆4月6日至12日的歲時例祭,必先到東山碧軒寺過夜,翌日清晨再循佛祖媽香路返回碧雲寺謁祖進香。乙巳年4月6日至12日(國曆114年5月3~9日),將盛大舉辦五朝祈安清醮慶典。
張財華主委指出,竹仔港文興宮為何長年來信眾前往火山碧雲寺,進行七天六夜的徒步謁祖進香之旅,主要是緬懷先賢釋應祥禪師當年自竹仔港登陸來台,一路北上尋求洞天福地做為靈修之處,最後駐錫碧雲寺。
碧雲寺與東山碧軒寺是同一個開基佛祖(正二媽),兩寺的祖師廳所供奉的開山祖師也是應祥禪師;而百年來傳說,應祥禪師圓寂後成神為清水祖師,這對竹仔港當地信眾而言,是深植人心,牢不可破的信念,也造就碧雲寺、碧軒寺與文興宮之間的信仰的地域聯盟關係。
七天六夜徒步謁祖進香,其意義除了是應祥禪師回老家之外,所經之處順序渡化沿途孤魂野鬼回文興宮與應祥禪師同修,循化部屬,守護鄉梓。沿途經過近百間廟宇,如今衍生成七天六夜謁祖香路,也讓應祥禪師成為近代歷史中,是台灣真正的「MIT」神尊,相當難能可貴。

竹仔港文興宮主委張財華(右二)迎接東山碧軒寺觀音佛祖。(文興宮提供)

清代臺灣唯一藝術家林朝英為文興宮題贈「參透禪機」匾額。(文興宮提供)

文興宮信徒虔誠祭祀。(文興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