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做工行善團」行「繕」傳愛完成第294戶弱勢家庭「希望家園」

2025-06-08 12:41:14 顏大堡 記者

王鑫基為案家釘上象徵圓滿的「有情有疼心ㄟ厝」木牌。

「做工行善團」行「繕」傳愛完成第294戶弱勢家庭「希望家園」。

「做工行善團」行「繕」傳愛,分工接力為弱勢家庭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

【本報記者顏大堡台南報導】每逢假日總是「做工行善團」修繕志工最忙碌的時候,行「繕」傳愛接力為弱勢家庭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志工們於昨(7)日與今今(8)日接力前往鹽水區、安南區及南區,為弱勢家庭住宅進行修繕。在修繕志工們的接力修繕下,安南區吳姓夫婦殘破不勘的老家,已順利完工,讓吳家夫婦有了舒適的居住環境,更成為「做工行善團」第294戶「希望家園」,勞工局長王鑫基親自為案家釘上象徵圓滿的「有情有疼心ㄟ厝」木牌。

王鑫基指出,位於鹽水區的修繕案,案主獨自扶養一名生活無法自理的兒子,家中缺乏穩定經濟來源,長期仰賴政府補助度日,房屋年久失修,居住環境極為惡劣。為協助改善其生活條件,泥水、電氣及電子加工等工會自5月起陸續投入修繕工作,已完成臨時用電設備安裝、拆除作業及屋頂鐵皮修繕等初步工程。5日再由木工工會團長方澄科先行到場,預先劃設浴室空間,以利後續施工順利推進。昨日再由泥水工會志工接進行混凝土灌漿作業。大台南總工會理事長鄭山林特別為志工們準備豐盛午餐及飲品。

南區施姓長者獨居於老舊宅院,雖持有中度身心障礙證明,卻長期生活在屋況年久失修、結構堪憂的環境中,居住安全令人擔憂。由於經濟拮据,施老先生每月僅有約8千元政府補助,難以負擔龐大的修繕費用。做工行善團積極投入修繕作業,現已完成拆除清運、牆壁抹平及地磚黏貼等基礎工程。本週持續由泥水工會志工進行地坪泥作施工,接下來電氣工會、木工工會及油漆工會等志工也將陸續進場,齊心協力改善施老先生的居住環境,打造安全舒適的家。

安南區吳姓夫婦在外租屋多年,最近決定搬回老家,卻發現多年未居住的老屋已破損不堪,電線老舊危險,居住安全令人堪憂,急需整修。做工行善團志工們毫不猶豫投入修繕工作,泥水、電氣、電子機械加工、木工、鋁製品、油漆等工會輪番接力,大家分工合作、齊心協力,讓老宅逐漸恢復生機,變得明亮、安全又溫馨。今日最後登場的是電氣工會,志工們為浴室安裝了全新的衛浴設備與熱水器,不僅實用,更讓行動不便的案主使用起來更加方便舒適,成為「做工行善團」第294戶「希望家園」,大台南總工會特別贈送由晴天坊弱勢勞工手作,繡有市花與市鳥的涼被贈送給完工的案家作為「入厝禮」,台南市勞工志願服務協會常務理事曹至清特別送來兩台14吋立扇,為案家在炎熱的夏季中感受到清新涼意,監事黃吉利則準備了熱騰騰的午餐,為辛苦的志工們補充體力。

王鑫基表示,房屋修繕不僅是要改善居住條件,更是為家庭帶來心靈的安定與尊嚴。未來,勞工局將與做工行善團持續推動修繕服務,讓更多弱勢家庭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支持,共同打造宜居幸福的台南。本次修繕特別感謝泥水工會家庭志工洪飛虎(祖父)與洪均維(孫)、李三連(夫)與李陳五妹(妻)、蔡德發(夫)與邱秋香(妻);電氣工會謝明泰(夫)與李淑玲(妻)、蘇竣明(父)與蘇揚智(子);台南市勞工志願服務協會莊志偉(夫)與謝芬蘭(妻)、曹至清(夫)與陳雪惠(妻)熱心參與,投入時間與心力協助修繕,為受助家庭帶來滿滿感動與希望。呼籲社會各界持續響應公益,拋磚引玉、共襄盛舉,透過每一分善意與付出,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讓愛與關懷在城市中長久延續、源源不絕。

「做工行善團」行「繕」傳愛,分工接力為弱勢家庭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

「做工行善團」行「繕」傳愛,分工接力為弱勢家庭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

「做工行善團」行「繕」傳愛,分工接力為弱勢家庭打造舒適的居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