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重建延續部落文化 青年參訪小林體驗原鄉生命力

2024-09-01 09:10:06 楊雅晴 記者

高市青年局今年暑期帶領高雄青年前往甲仙五里埔小林村紀念公園,認識大武壠族文化。

【本報記者楊雅晴高雄報導】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高雄小林村,近年在地方創生帶動下,日光小林社區居民將當地經濟農產薑黃、梅子、醃漬竹筍發展成特色產業。藉由產業再生,讓居民得以思鄉且增加收入;為讓青年瞭解村民災後重建的艱辛,高市府青年局規劃參訪行程,帶領學員走進小林探索部落重生新面貌。

青年局829日帶領40多位學員組成「山海探險隊」驅車前往甲仙,首站參觀占地約1.7公頃的小林村紀念公園。該處為小林村原址,風災過後為悼念逝者,就地興建紀念公園供外界追思。

離開紀念公園後,學員轉往小林平埔文物館參觀,館內陳列部落傳統農耕、漁獵生活等器具,並由導覽員解說小林村歷史。青年局長張以理抵達文物館時,部落耆老親迎並為其穿戴象徵祝福的花環與族服背心,隨後由族人帶領大家一起跳傳統舞蹈,更讓學員體驗難得的文化洗禮。

 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民亮解釋,大滿族也稱大武壠族(大武壠語:Taivoan),為台灣原住民的一支,主要分佈台南、高雄兩地丘陵和河谷地帶。小林村曾是大武壠族人口最多的部落,因此以傳統舞蹈迎接來訪學員給予祈福。

 此外,文物館設有「回家—小林村的故事」展覽,詳實記錄風災肆虐與村民重建家園的故事。今日小林村民已於五里埔小林社區、杉林部落日光小林社區和小愛小林社區建立新家,為延續大武壠族的傳統文化持續努力。

 其中五里埔小林社區在規劃階段,納入平埔文化元素,重建祭祀公祠、紀念公園、小林平埔族群文物館、公廨和北極殿,每年夜祭活動即在此舉行。

 除參觀活動,學員還在村民指導下手作當地美食「竹筍醃漬」。學員將麻竹筍去殼切絲,加入鹽巴放置盆內攪拌。等待15分鐘,搓揉去除水分置入瓶罐密封60天,即可醃漬出美味傳統家常菜。

青年局長張以理說,此行不僅體會原鄉氛圍,更讓人感佩村民災後以勇氣代替傷痛,將對親人的思念化作堅韌力量,一同齊心重建家園延續部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