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草嶺溪水環境營造工程 建構大龍門環狀旅遊圈發展

2024-08-18 15:06:55 鍾春蘭 記者

草嶺溪水環境營造工程施工後生態島模擬圖(複層植栽多樣性)。

【本報記者鍾春蘭桃園報導】大溪區永福溪,舊名又稱草嶺溪,為大漢溪於石門水庫下游右岸重要支流之一,生態環境豐富多元,且排水流經兩蔣文化園區、北橫驛站等多個大溪地區重要人文歷史景點,在市府團隊努力下,成為國內重大觀光發展重心。

 

為串聯大溪永福溪(草嶺溪)各景點,桃園市政府水務局推動「草嶺溪水環境營造工程(頭寮步道段)」,透過草嶺溪藍帶空間結合觀旅局「頭寮步道改善計畫」跨域整合周邊休憩節點,串連慈湖兩蔣園區及草嶺山打鐵寮古道等,共同打造人與自然共存的優質環境,建構大龍門環狀旅遊圈發展一塊重要拼圖。

 

市府水務局指出「草嶺溪水環境營造工程(頭寮步道段)」獲得經濟部水利署「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水環境建設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核定補助,工程總經費4,4645,988(經濟部水利署補助3,4823,871元、市府自籌9822,117),工程將於1139月開工,預計1149月完工,施工期間落實三級品管制度、汛期防災減災作業、生態調查檢核及景觀環境融合,用心打造一條舒適的親水藍帶。

 

水務局表示,為達到地方期待的優質水環境,水務局與設計團隊、頭寮社區發展協會等共同舉辦多場環境教育工作坊,探索基地內之生態、歷史及產業元素,透過踏勘、共學一起為永福溪創造友善、生態、文化等多元發展努力,並以「防洪安全」、「生態景觀」、「環境教育」作為設計主軸,營造水岸長度850公尺,周邊生態棲地改善面積約1.4公頃。

 

主要工程內容包含將既有水圳地景恢復、坑底聚落洗衫坑保留改造、恢復荒廢已久生態池作為棲地營造基地保留緩衝空間、改造固床工增加棲地連結性、營造生物友善棲地等,期盼溪流生態環境改善,拉近人與水之間的關係,結合周邊頭寮生態步道,提供民眾優良舒適之遊憩環境。

 

完工後之草嶺溪也將會成為生態環境教學場域,讓環境教育向下紮根,環境永續發展,達成在地住民、學校及政府共存共好目標。

 

桃市府水務局推動「草嶺溪水環境營造工程(頭寮步道段)」示意圖。

「頭寮步道改善計畫」跨域整合周邊休憩節點,串連慈湖兩蔣園區及草嶺山打鐵寮古道等,共同打造人與自然共存的優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