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癌病例逐上升 奇美醫精準多方位癌症治療 重拾生育希望

康介乙說,子宮內膜癌致不孕,早期檢測至關重要。(記者黃緒勳攝)
【本報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子宮內膜癌病例逐上升,奇美醫院精準多方位癌症治療,重拾生育希望
已婚婦女小月結婚多年仍未懷孕,2018年2月輾轉至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婦產部部長蔡永杰門診求診,經檢查後愕然發現小月罹患子宮內膜癌第一期,3月轉至婦產科婦科主任康介乙門診。一心想求子的她不願意以手術摘除子宮,在面臨人生抉擇下,康主任建議她可先將病情控制穩定後再採用人工生殖方式受孕。
小月一開始接受高劑量口服黃體素治療,並搭配子宮內膜搔刮術,經過多次的子宮鏡檢查與手術,確定沒有任何殘留癌細胞後,再採多次的人工生殖治療,終於順利成功受孕,並於2021年剖腹生產喜獲麟兒,同年又再度成功自然受孕。小月於完成生育計畫後,進行全子宮切除手術,以避免後續癌症復發的危機。
奇美醫婦產部婦科主任康介乙指出,近年來台灣及全球子宮內膜癌病例顯著上升,成為女性健康的一大隱憂。根據最新統計數據,過去30年來,全球子宮內膜癌病例增加了超過15%。其中,南亞增加了36%,北美45%,西歐49%,撒哈拉以南非洲46%,拉丁美洲56%,而中東更是高達75%。目前,子宮內膜癌已成為女性中第六大常見癌症。
康介乙表示,去(2023)年國際婦產科聯合會(FIGO)對子宮內膜癌的病理分期較以往更精細,特別是將分子檢測納入分期中,能夠更精確制定每一分期和不同細胞類型的治療方案。從荷爾蒙治療、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能夠根據病人病況,更精確地預測病人的預後,幫助病人選擇適合的輔助治療。
康介乙說,隨著子宮內膜癌病例的不斷增加,早期檢測、精準醫療及多方位治療變得越來越重要。民眾應提高對子宮內膜癌認識,奇美醫院也將繼續致力於推動這一領域的進步,為更多面臨相似困境的病人提供客製化的治療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