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慈濟宮與十三庄文史工作協會舉辦築憶學甲話藝閣電子書課程保留神童美好記憶

2024-03-27 15:59:35 邱仁武 記者

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協會舉辦築憶學甲話藝閣電子書課程,保留神童美好記憶。(記者邱仁武攝)

學甲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肯定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協會舉辦築憶學甲話藝閣電子書課程,保留神童美好記憶。(記者邱仁武攝)

【本報記者邱仁武台南報導】國家重要民俗學甲上白礁甲辰香科時程越來越近,各角頭宮廟、各單位緊鑼密鼓陸續推出各項活動,鼓動學甲鄉親的心。社團法人台灣學甲十三庄文史工作協會推出昨天在慈濟宮舉辦『甲辰童樂趣:築憶學甲‧話藝閣─瞬記憶相片書』課程,要為學甲的傳統藝閣留下珍貴的紀錄。

學甲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與協會秘書長曾文聰強調,這項課程將指導鄉親攝影攝影技巧、姿態設計、相片書設計、免費電子書資源運用等內容,十分實用,預計將為參與藝閣裝扮的家庭,留下精彩的紀錄。

近年來,學甲慈濟宮推動「上白礁祭典」登錄為國家重要民俗,積極協助各角頭的藝陣保存,凝聚鄉親的認同,可謂不遺餘力。

慈濟宮董事長王文宗表示,藝閣的歷史悠久,是台灣民間廟會重要的遊藝活動,早期由人力扛抬,而後隨著時代發展,逐步改用三輪車、農機車、貨車乘載。早年藝閣都由真人裝扮,主題由神話故事、歷史演義、民間故事擷取而來,透過真人裝扮、機關布景,以及燈光音樂,顯得活潑而動人。

王文宗指出,時至今日,多數藝閣都改以電動花燈為主。而真人藝閣,則以北港迎媽祖、學甲上白礁兩項國家重要民俗為主,是在地重要的文化資產。學甲地區各聚落保留多個專屬藝閣,包含哪吒鬧東海、董漢尋母、五虎平西、八仙過海、郭子儀大戰烏鳳仙、紡車輪、封神榜、八美圖、八仙棚等等,每年參與遶境,美不勝收。只是過往缺乏規劃性、階段式完善的記憶模式,同時也缺乏專屬的推廣方案。

秘書長曾文聰強調,這項企劃的目標不僅在於構築一個專屬於學甲香真人藝閣神童們童年記憶的平台,更希望將這份豐富的文化傳承納入社區的生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