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兼具治療與美觀讓乳癌患者不需「除惡務盡」可保留乳房形狀與美學
【本報記者顏大堡台南報導】傳統以往乳癌手術,是以除惡務盡的觀念,不只乳房整個拿掉,甚至連胸壁的胸大肌也一併切除,柳營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醫師羅智賢表示,隨著醫學發展與進步,「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針對惡性腫瘤切除能有足夠安全距離,來設計手術的切痕,不僅免去整個乳房切除,長期的存活率也跟傳統手術相近。
羅智賢指出,根據統計,乳癌第三期的5年存活率是72%,第四期的5年存活率僅剩25%,存活率差距甚大,傳統乳癌手術,是以除惡務盡的觀念,不只乳房整個拿掉,甚至連胸壁的胸大肌也一併切除,但是隨著醫學發展與進步,整形式乳房切除手術使採用了「縮乳」及「提乳」手術的概念,針對惡性腫瘤切除能有足夠安全距離,來設計手術的切痕,肌肉也可以保留,只需再加做放射線治療降低局部乳房的復發,長期的存活率也跟傳統手術相近。
臨床上婦女要接受乳房切除手術時,常會詢問做完前導性化療,腫瘤有縮小甚至摸不到的情形,可不可以不做手術?羅智賢說,由於腫瘤治療後每人的反應不同,腫瘤的影像檢查不易分辨出腫瘤是死亡後僅存的纖維化疤痕組織,或是殘存癌細胞,因此治療的準則還是需要手術最終病理的檢驗;另外,亦常詢問做完化療後,腫瘤完全反應(PCR)臨床的意義為何?做先驅化療不僅讓部分原本需要全切除的乳癌患者可以有機會轉為乳房保留手術,甚至於可以預測對治療反應好的乳癌型態,有較好的存活率。在醫學期刊發表的紀錄,病人5年的存活率可提高到94%。
羅智賢表示,乳癌患者在手術之前,最好與外科醫師討論,決定適切的手術時機與方式,讓患者了解手術的必要性及術後乳房保留及整形的可行性,降低擔心失去乳房的心理壓力,讓手術後的品質更能符合病人之期待,同時提升其生活品質及滿意度。

羅智賢表示透過「整形式乳癌切除手術」兼具治療與美觀,讓乳癌患者不需「除惡務盡」切除整個乳房,還可保留乳房形狀與美學。(記者顏大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