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灌溉用水 劉建國爭取742號井開工

2024-02-17 17:17 陳昭宗 記者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農業部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17日於斗六久安里742號井現地,舉行742號井開工儀式,由立法委員劉建國、溝埧站長林金充、水利小組長楊金聲及班長與農民參加,現場敬備供品祈求開工順利。斗六市九老爺地區高度仰賴該地下水井抽水灌溉,因之前抽水站之水源不足,灌區農民急需水井水源,為維護農民灌溉權益,遂辦理本工程。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112年度緊急抗旱井6口經費約2030萬,斗六742號井位於久安北路經費預計396萬,2月20日進場施作,預計3月30日完工。

立委劉建國指出,農民不能沒水,沒水灌溉是國安問題,因為台灣以農立國,「農民嘸水可用」是一件不應該發生的事。其實自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之後,不但渠道改善進度大幅超前,在缺水的時期,更能積極調度水源,讓農民能夠放心耕作。據農民鄉親的反饋,除工程數量增加,工程品質也大幅提昇,因此特別感謝雲林管理處的所有員工、小組長、班長,而源於前年超徵的稅收,除了每人發給6000元外,也向蔡英文總統報告農田灌溉、排水渠道的妥善對於農民是攸關生計的大事,因此成立了疫後預算,全國增加了140億農田水利改善的建設經費,相信雲林的農田水利建設會獲得更好的改善。

林金充站長表示,感謝劉建國委員的爭取,今天才能夠將742號井進行施作。由於斗六大圳於每年的5月15日開始通水,所以斗六、斗南灌區一期作是不供給地面水的,因此這些地區高度仰賴地下水源補充灌溉,如仍不足,甚至調度其他水源來補充灌溉,而在劉建國委員的爭取之下,疫後預算更增列了140億元的農田水利改善經費。因此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利用這得之不易的經費,分三年對灌區內18口地下水井進行改善。

劉建國委員也說,其實經費越多,代表工作量會越多,感謝水利小組長、班長以及雲林管理處所有員工的辛苦與努力,更期待為了農民,我們一起繼續加油。

為改善農民灌溉用水需求,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舉行742號井開工儀式,由立委劉建國與農民等人祈求開工順利。(記者陳昭宗拍攝)

為改善農民灌溉用水需求,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舉行742號井開工儀式,由立委劉建國與農民等人祈求開工順利。(記者陳昭宗拍攝)

為改善農民灌溉用水需求,農田水利署雲林管理處舉行742號井開工儀式,由立委劉建國與農民等人祈求開工順利。(記者陳昭宗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