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灣新創Linker Vision於2024 NVIDIA GTC大會 引領智慧視覺新時代
2024-03-26
【本報記者顏大堡台南報導】嘔吐、腹瀉常被認為是急性腸胃炎,但衛福部新營醫院最近卻出現患者是因「疝氣」造成「腸阻塞」所引發的嘔吐、腹瀉症狀,新營醫院急診主任曾暐昕指出,患者求診時,已嘔吐、腹痛3天,所幸及時就診,經手術後已完全康復。
曾暐昕表示,80多歲的男性患者在求診時,出現腹部脹痛且右下腹以及陰囊有異常腫塊,經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患者小腸已經腫脹如氣球,內部充滿食物跟腸液,且小腸從右下腹脫疝至右側陰囊內無法復位,在電腦斷層下甚至已經出現「腸阻塞」跡象,緊急安排手術,及時搶救患者,也讓患者從入院一直到術後都可以有完整的治療。
曾暐昕指出,急性腸胃炎是急、門診常見的健康問題,常常會用嘔吐、腹瀉、腹痛以及發燒來表現,主因大多是病毒的感染造成,雖然不是致命疾病,但症狀也能讓患者不舒服好幾日,甚至需要點滴針劑治療。但引發嘔吐、腹瀉、腹痛等急性腸胃炎症狀的原因,不單是病毒感染所引發,若不多加注意,恐威脅生命安全。
曾暐昕說,有腹部手術病史的患者,儘管康癒,一旦出現腹痛、嘔吐且長時間未放屁,就有可能是「腸阻塞」,嚴重時可能威脅生命安全,應儘速就醫。若發生腹痛,連走路、騎機車或輕微震動都會感到痛,就有可能是「腹膜炎」,就須立即就診,不能輕忽。
曾暐昕表示造成嘔吐、腹瀉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腸阻塞或腹膜炎所致,千萬不要因小症狀而輕忽。(記者顏大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