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99升高、不明腹悶感、超音波找不出異狀 原來是癌王作怪

2023-07-26 19:30 鐘翠珠 記者

【本報記者鐘翠珠台北報導】67歲的楊先生在例行性的基礎健檢都會加做抽血癌症腫瘤標記檢驗CA19-9,是一種被視為胰臟癌相關的血液檢測,體態從未發胖的他,過往抽血報告都還算健康,不過今年初的檢查他的CA19-9指數偏高(正常標準值應小於37 U/ml,他的結果為68 U/ml),隔月刻意去另外一家醫院檢查,報告結果出爐CA19-9指數依舊偏高,醫師建議他須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檢查,但檢查並沒有任何發現。

CA19-9指數異常讓他放心不下,近期他更發現肚子有股說不出的悶脹感,後來經親友介紹,特地北上到柏忕健康管理中心檢查,依舊未有任何異常,醫師當下建議做腹部磁振造影(MRI),結果在胰臟尾端可清楚看到一顆約近2cm的腫瘤病灶,慶幸的是尚未侵犯鄰近器官。臨床醫師確認罹患胰臟癌第一期。

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羅鴻源醫師說明,腹部超音波在探測腹腔時會因腸胃空氣阻隔,不易檢視後端胰臟是否發生異常,雖然目前超音波探頭的內視鏡可以更貼近觀察胰臟,與一般超音波相較是比較精確的診斷工具,不過,內視鏡超音波為一種侵入式檢查探頭較粗,受檢者若未經麻醉後檢查,不適感會比較強烈,優勢為不易受腸氣及軟組織或骨頭的影響,但還是容易在胰頭鉤狀突、尾部的邊緣地方產生盲點。

目前醫界針對胰臟癌,沒有公認有效的偵測設備,羅鴻源醫師表示,CA19-9常被冠上胰臟癌指數,但也可能表現在如胃、大腸、肝、膽囊等器官,與C肝發炎、膽囊管阻塞都會有偏高的反應,是一種特異性低、辨識度低的篩檢工具;有胰臟癌的患者,做了CA19-9會發現抽血指數偏高,只有約1%機率是胰臟癌,他提醒民眾一旦發現CA19-9指數偏高,最好盡快安排進一步深入檢查,如搭配磁振造影檢查(MRI)診斷率可達9成。

胰臟癌好發年長者,男性比率高於女性1倍,致病成因不明確,不過根據罹患胰臟癌的個案,有6種族群為胰臟癌的高危險族群:60歲以上長輩、長期抽菸者、長期飲酒過量、肥胖、糖尿病、慢性胰臟炎患者,雖然胰臟癌是一種進展相當快速、預後不佳的癌症,但若早期發現、還能爭取更多治療先機, 讓診治醫師有更多的時間跟機會做出適當的治療方式。

圖說:柏忕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 羅鴻源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