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湳森林公園開園啟用 打造生態永續的都會型森林公園

2023-07-20 15:22 鍾春蘭 記者

【本報記者鍾春蘭桃園報導】大湳森林公園為前保一總隊大湳營區,自106年保一總隊撤營後,為保留原有豐富植生環境,市府定位大湳森林公園為「生態型」導向公園,全區設計以「教育、環境、娛樂」為願景,並以「減法設計與再利用機制」、「增加自然、人、歷史之間的互動」、「恢復自然與人的連結」等3大原則,打造公園成為桃園都會中心的生物庇護所(Environment 生態)、都市中體驗生態的自然場域(Education 教育),以及市民間能交流互動的生活空間(Entertainment 娛樂),透過3E目標的營造,提供人與自然間和諧交流、尊敬自然的百年都會型森林公園。

 

「桃園市八德區大湳森林公園」720日舉辦開園典禮,本案公園是由桃園市政府相關局處共同營造,包含文化局、社會局、民政局、市立圖書館、養護工程處、新建工程處等,共同打造美好環境及絕佳的休閒景觀空間。由市府工務局負責的景觀工程經費約新臺幣4.5億元,內政部營建署補助3,000萬元,友善環境的規劃構想更榮獲2019年「第七屆台灣景觀大獎-優質獎」、2020年「國際景觀建築師協會景觀大賞」及2022年「2022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規劃設計類—特別獎」肯定。

 

大湳森林公園在設計上,希望能發揮在都會中落實「生物多樣性」的願景,讓公園在現代都市高度土地利用的發展模式下,發揮提供生物棲地、維持物種、能量及物質聚集與流動等自然生態功能,成為建構都市生態綠網、提升都市環境品質的重要途徑。

 

為有效運用原營區舊有廳舍,桃園市政府相關局處合作,以舊建築再利用理念,如文化局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市立圖書館兒童玩具圖書館、社會局關懷據點及惜食基地,以及鄰里的市民活動中心等,而都市發展局大湳保一都市計畫已於今(112)3月核定,續由地政局辦理區段徵收作業,預定於11310月底前公告徵收,以利整合周邊居住環境。未來周邊機能發展規劃為文化局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將擴大宣傳在地人文,第二期工程於今(112)年進行規劃設計作業,預計114年開放使用;再者交通局爭取前瞻計畫之大湳森林公園地下停車場經費約2億,預計115年完工,進而提升服務機能;而捷運工程局將於附近興建桃園捷運綠線G04站,預計119年竣工。

 

八德區大湳森林公園更將成為一處兼具保水防洪減災、自然生態復育與在地文化傳承的生態公園,尤其環境生態價值是留給下一代的珍貴資產,大湳森林公園未來將成為具有生態效益且能永續發展的都會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