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灣海祭重現傳統捕魚場景

2023-07-09 17:40 陳明道 記者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牡丹灣海祭、回家聚,112年旭海村傳統海祭,前日如期舉辦,部落傳統祭典開始,接著是傳統競技項目,晚上則是精采的海祭音樂會,白天持續到夜晚,吸引民眾熱烈參與海祭盛會。
也是阿美族的業餘攝影家夏清明前日一早趕往牡丹鄉旭海村傳統海祭,現場紀錄竹筏下水儀式及傳統捕魚技術的展現,並紀錄全村男女部落傳統競技比賽杵臼小米,包吉拿富等美食作祭品,傳承百年漁技及傳統海祭盛會,成為牡丹漁撈文化一大特色。
旭海部落,舊名牡丹灣,位於台灣東南天涯海角太平洋邊的小聚落,有著多元族群獨特的部落風情。旭海部落的形成源自於斯卡羅族群的遷徙,還有排灣族、阿美族及平埔族等原住民族,加上漢人因各種淵源而移居至此,各自帶著原生的文化在這裡開始生活。隨著世代的變化融合了彼此的文化,互相分享、互相影響而形成了現在旭海部落的文化展現,所以在節慶中可以看見部落人穿著斯卡羅族的衣裳,唱著排灣族的歌、跳著阿美族的舞,是台灣社會中族群互助、和諧相處的文化大熔爐具體展現。
海祭,是祈求這片廣大的海洋可以讓漁民豐收並平安從事漁業活動,更是庇佑部落族人得以順利安康的祭典。這樣的文化祭儀曾經中斷過,在它快變成部落曾經美麗的回憶時,一群對於部落文化振興肩負使命感的族人,開始重新推動並支持海祭祭典的重現。使牡丹灣海祭活動變成部落重要的傳統祭儀,成為部落文化傳承的關鍵,也將會是旭海人回家團聚的日子。

 

牡丹灣海祭重現早期竹筏下水儀式及傳統捕魚技術的展現,成為牡丹漁撈文化一大特色。(夏清明提供)

牡丹灣海祭重現早期竹筏下水儀式及傳統捕魚技術的展現,成為牡丹漁撈文化一大特色。(夏清明提供)

牡丹灣海祭重現早期竹筏下水儀式及傳統捕魚技術的展現,成為牡丹漁撈文化一大特色。(夏清明提供)

牡丹灣海祭重現早期竹筏下水儀式及傳統捕魚技術的展現,成為牡丹漁撈文化一大特色。(夏清明提供)

牡丹灣海祭重現早期竹筏下水儀式及傳統捕魚技術的展現,成為牡丹漁撈文化一大特色。(夏清明提供)

牡丹灣海祭重現早期竹筏下水儀式及傳統捕魚技術的展現,成為牡丹漁撈文化一大特色。(夏清明提供)

牡丹灣海祭重現早期竹筏下水儀式及傳統捕魚技術的展現,成為牡丹漁撈文化一大特色。(夏清明提供)

牡丹灣海祭重現早期竹筏下水儀式及傳統捕魚技術的展現,成為牡丹漁撈文化一大特色。(夏清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