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北門區三寮灣【東隆宮】庄頭有7座角頭廟是當地王爺信仰一大特色
【本報記者邱仁武台南報導】台南市北門區三寮灣【東隆宮】,創建於清康熙四年,明永曆19年(1665年),356年前先民由大陸渡海來台時為保佑航海安全,特奉請故鄉神明 李府千歲隨船保護渡台。來台後落腳於此,初搭建三間草寮安身,因三間草寮之間,道路彎曲,因而有「三寮灣」之稱。

東隆宮。(記者邱仁武攝)
先民們初來乍到,生活困苦其奉請來台的 李府千歲金身無處安座,只好置於工具籃內,而後因王爺神威顯赫,屢求必應,於數年後蓋草寮奉祀,從此神威更顯,護佑生民、消災解厄、香火更盛,後來善信們為崇功報德,乃集資於民前10年興建公厝型廟宇—慈安宮奉祀,此為「三寮灣東隆宮」的前身。

法安宮。(記者邱仁武攝)
【東隆宮】主祀神明:李府千歲、溫府千歲、吳府千歲,保生大帝、池府千歲,同祀神明: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南、北斗星君、觀音菩薩、韋陀尊神、文衡聖帝、中軍府、城隍境主、福德正神、註生娘娘、斗姥、南極仙翁、60太歲等。

田隆宮。(記者邱仁武攝)
歷經民國34年、54年、59年的整修重建至民國67年10月竣工慶成,廟宇莊嚴宏偉,金碧輝煌,廟前兩根參天大旗杆,遠遠可見,氣勢萬千,佔地1千餘坪,建坪400餘坪,建築為三川五門兩殿式格局,廟頂剪黏變化無窮,配以鮮豔花卉,翠綠松柏與造型,生動的青龍彩鳳、人物瑞獸,交織成瑰麗奇妙景緻,前座代天府前有石將軍持槍挺立,威風凜凜,頗有大將之風,為他廟所罕見,另有石獅、麒麟數對,神態迴然不同,均為上上之作,登步口,仰目四望,斗拱層層交錯,美不勝收。

文衡殿。(記者邱仁武攝)
【東隆宮】為一傳統閩南式廟宇建築,格局恢弘秀麗,精緻典雅,是榮獲「國家薪傳獎」的福建省溪底派名大木匠師王錦木老先生所設計,其他門神彩繪、堵頭彩繪、廟脊剪粘、石部雕刻、皆是榮獲「國家薪傳獎」或名重一時的著名匠師,堪稱集名家大成之經典廟宇建築傑作,且東隆宮所用建材,舉凡一木一石,如觀音石、台灣檜木、牛樟木等是道地本土所產,無參雜外來品,所以東隆宮亦是研究傳統台灣建築藝術的最好所在。

三安宮。(記者邱仁武攝)
三寮灣是一個庄頭最多廟的地區,為北門區宮廟最密集的庄頭,全庄信仰中心為大廟【東隆宮】,每一角頭皆有個姓氏所屬角頭廟,其特徵是祀廟合一,祭祀神明也敬祖先,每一方位分成頂頭角的法安宮(黃姓)、三安宮(林姓)中頭角的文衡殿(許姓)、田隆宮(東曾)、城隍宮(西曾)以及下頭角的齊天宮(劉、侯姓)、慈隆宮(朱姓),實為地方王爺信仰一大特色。

齊天宮。(記者邱仁武攝)

慈隆宮。(記者邱仁武攝)

城隍宮。(記者邱仁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