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甲區原私立天仁工商將轉型台南市傳統藝術傳習保存中心
【本報記者邱仁武台南報導】台南市政府規劃在學甲區「原私立天仁高級工商職業學校」作為「台南市傳統藝術傳習保存中心」,去年10月間市長黃偉哲曾親自帶領市府團隊北上拜訪文化部長李永得,積極爭取中心籌設經費,文化部5月通過補助700萬加上市配款300萬,將以1000萬投入先期細部規劃,初步估算後續整修及相關設備費用將達3億元。
文化局長葉澤山表示,台南市無形文化資產數量多年來蟬聯全國第一,擁有豐富多元的傳統藝術,歷經世代傳承,孕育出豐富多元的作品。為整合相關資源,樹立傳統藝術的櫥窗及建構扎根傳承基地,打造台南傳統藝術城市品牌形象,市府規劃將學甲原私立天仁工商作為「台南市傳統藝術傳習保存中心」外,也提出「鹽分地帶文化中心」新建計畫,並爭取中央政策及經費支持。目前位於佳里區的鹽分地帶文化中心基地評估先期規劃已發包,以台江文化中心的興建規模經費近6億評估造價,鹽分地帶文化中心估計將投入至少7億經費進行建設。
葉澤山指出,雖然目前台灣面臨疫情嚴峻考驗,戮力推展傳統藝術的台南亦無法倖免,但危機即是轉機,台南正在更積極將傳統藝術傳習保存工作,長久以來習以為常的實體互動形式開始結合線上虛擬平台,將5G、AI等科技思維納入傳藝傳習保存中心的規劃中,以強化文資保存傳習動能。
此外,中心規劃設於鹽分地帶中人口密集文化薈萃的學甲區,如何藉由中心的設置與發展,與當地與週遭區域的人、事、物漸進串連合作,凝聚在地社群認同與投入,讓全球文資保存理念在地化落實,同樣是該案規劃的核心重點。
葉澤山強調,文資處現階段已開始著手進行中心籌設各項先期子計畫,硬體包含原校舍6棟建築之調查研究及規劃設計;軟體方面則短、中、長期的經營管理規劃、策展論述及推廣傳習課程設計等,都將是接下來2年重點工作。後續將持續爭取中央經費支持,期能順利於2024年開啟台南傳統藝術嶄新的一頁。

學甲區原私立天仁工商將轉型台南市傳統藝術傳習保存中心。(記者邱仁武翻攝)

學甲區原私立天仁工商將轉型台南市傳統藝術傳習保存中心。(記者邱仁武翻攝)

學甲區原私立天仁工商將轉型台南市傳統藝術傳習保存中心。(記者邱仁武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