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癸爭取打造屏南特色教育基地

徐富癸(右三)昨日考察行程最後一站至車城國小,視察校內天文教育設施與教學情形。(徐富癸服務處提供)

徐富癸(右)昨日考察屏南教育設施,爭取中央資源打造南部特色教育基地。(徐富癸服務處提供)

徐富癸(中)昨日考察屏南教育設施,爭取中央資源打造南部特色教育基地。(徐富癸服務處提供)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立委徐富癸考察屏南教育設施,爭取中央資源打造南部特色教育基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立法委員徐富癸昨日邀集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偕同立委伍麗華與屏東縣議員潘芳泉,前往屏東恆春地區,實地考察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與車城國小。
徐富癸針對海洋教育、地質資源保存及天文科普推廣等議題,提出具體政策建議,並爭取中央資源挹注,推動南部成為特色教育重鎮。徐富癸表示,國立海生館不僅為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更是培育國人海洋素養的關鍵據點。屏東眾多學校將海洋教育納入課程,需定期安排學生入館參訪,但現行門票及體驗費用對學校造成實質負擔。他呼籲教育部儘速研議設立專案補助機制,協助學校無後顧之憂推動海洋教育,真正實踐「海洋國家」願景。
針對近期恆春頭溝地區出土的鯨魚化石,徐富癸建議,應結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研究能量,於當地設置「地質資源館」,作為集展示、研究與教學於一體的在地教育基地,不僅可深化學生對地質與古生物的理解,更可結合觀光資源,促進區域永續發展。他並指出,海生館典藏館預計於明年底開幕,屆時將全力爭取讓鯨魚化石「回娘家」展示。
此外,徐富癸也建議,應一併評估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鵝鑾鼻分館的合作可能,透過跨館整合與資源共享,強化南部地區在地質與史前文化領域的教育與研究能量。針對屏東縣政府所爭取設立的「恆春地質資源館」,未來也將邀集教育部、文化部與縣府實地會勘,協力推動本案,打造兼具國際視野與在地特色的地質教育重鎮。
對此,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當場表示高度支持,並承諾將從資源公平與區域平衡角度出發,研議補助海生館推廣教育計畫,亦將與自然科學博物館協調推動鯨魚化石在地保存與設館可行性。
考察行程最後一站至車城國小,視察校內天文教育設施與教學情形。車城國小長年與屏東天文教育資源中心合作推廣天文教育,校方正規劃升級觀測設備。徐富癸指出:「屏東擁有全台最佳的觀星條件,理應由中央投入資源,打造南部天文教育示範據點,讓孩子不因地區而有所差距。」
張廖萬堅說,教育部未來將持續強化南部在天文科普與自然教育的資源配置,積極回應地方期待,打造屏東成為結合自然、人文與科學的教育特色城市。徐富癸強調,此次考察不僅為爭取單一建設,而是為實踐教育公平與區域均衡發展。他承諾將持續監督相關計畫推動,促使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共同為南部學子打造多元豐富的優質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