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員工認為舊四輕工安風險疑慮大新四輕案卻動彈不得建請政府重視

【本報記者陳明成高雄報導】1062億元的中油新四輕案已經躺在石化事業部快一年了,始終送不出大門;因為中油根本不知道高雄市政府真正的想法。新四輕案陷入僵局動彈不得,操作老舊四輕的員工提心吊膽,舊四輕工安風險疑慮大,非更新不可!
1984年啟用的林園石化?第四套輕油裂解工埸(四輕),年產量為35萬噸,40歲的四輕是全球百座輕裂工埸中排名第三老的工埸。2024年,躺在行政院三年的中油公司新四輕能源更新計劃在蔡英文卸任前5月13日核定,預算從823億元提高至1062億元,因拖延三年預算增加239億元支出,地方要求的回饋金是62億元。
但,新四輕在高雄市政府「技術卡關」下,又拖延了11個月完全沒有進展,圈內人認為高雄市長陳其邁在任期內不會處理四輕更新案,其原因是高雄的電、水供應要留給台積電等高科技產業使用。同時,陳其邁也認為核定新四輕案有政治風險。
新四輕更新案橫生枝節的是郭智輝部長欲將它外移菲律賓呂宋島,經筆者爆料後,立委林岱樺與郭智輝直球對戰,顯然不懂石化產業的郭部長執意重新評估前朝的核定案!等同賴清德推翻蔡英文的決定。如今郭部長雖然不再提將新四輕外移呂宋島一事,但也沒有提出讓石化業者振興的作為!經濟部對石化業的疑慮依然存在,加上地方政府的「技術卡關」,導致新四輕因綠電及減碳等議題躺在環保局快一年了,中油公司也束手無策,但??個彎,死馬當活馬醫!
中油新四輕案雖然獲得蔡英文總統認可,但面對大陸無限量產的市場衝擊,加上現在的賴政府都在忙「大罷免」而忽略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央、地方政府都不支持中油提出的減碳方案,中油在「爹不疼娘不愛」的情況下,新四輕等同「胎死腹中」!
台灣石化產業遭多重利空衝擊,生存空間堪慮,台塑四?等石化業者拚轉型,以因應四十年來最寒冷的冬天!反觀中油員工尚存「鐵飯碗」心態,等待上級長官指示行事,沒有人想要主動做事,只有石化事業部執行長黃三泰在瞎忙,但他?命總經理張敏、董事長方振仁,這二人是政務官,唯民進黨命令是從!新四輕命運等同掌握在民進黨手中。政府只想著台積電,視石化產業如棄子。
老中油人都知道,高價進口天然氣供應台電發電,政府為選票凍漲油價,造成中油增加2000多億元的債務,行政院、經濟部無人關心,現在中油配合政府探勘地熱發電,熟悉地熱的人都知道這與太陽能發電一樣是沒有效益的假議題。中油公司還是要回到石化產業的垂直整合才是當務之急。依據台灣區石油化學公會資料顯示,2028年國際石化市場供需會平衡,2030年石化產業將是迎來另一個春天!
中油未來煉化合一(煉製、石化合併)將是轉型的第一槍,第一招是新四輕計劃配合大社工業石化廠商,一同遷至大林能源循環專區興建,第二招是利用在洲際碼頭的天然氣接收站四座冷凍糟之冷能再利用發電減少碳排放,符合高市政府的零碳排要求,如此才有機會解套!
中油若把新四輕從林園石化廠移至大林廠興建,效益將倍增。從煉化的角度來說,新四輕的主要進料來源是石油腦或乙烷,不管是進口或是自產都是來自上游的大林煉油廠及大林州際儲運所,把原料從大林廠利用長途管線輪送至林園石化廠,將來裂解出來的產品再送回大林循環專區,供應給遷移後的大社石化工業區廠商使用,這種做法不合常理,也會有長途管線輸儲成本及工安風險!
有能力的人找辦法,沒能力的人找藉口,中油大林廠說沒有足夠的土地提供給新四輕建廠。其實,方法是人想出來的,大林廠只要移走幾個原油槽至州際碼頭就有足夠空間。待解決的是中油各單位本位主義思考邏輯,新四輕更新??係中油公司是否能永續經營,及勞工工作權!做與不做就在主事者一念之間!
林園新四輕的32公頃土地(原中美和化工)可以垂直整合下游廠商,採類似國光石化方式進行與中、下游廠商相互持股合作,發展高值化的特殊化品成為高科產業的供應鏈!甚至可以和高雄市政府合作興建海水淡化廠,賣水給台積電,做個亮點取悅市長陳其邁,幫市長解決燃眉之急。據悉,市府為解台積電的用水難題,正在林園找土地興建海水淡化廠,希望明年底定案。
利用天然氣冷能發電,結合七接將新四輕移至大林廠,是節約減碳的最好方法!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逐年增大,伴隨產生LNG冷能浪費問題。LNG冷能主要用於冷能發電、空氣分離、生產乾冰、冷藏、海水淡化、制冰和低溫粉碎等!利用冷能發電在日本、美國、韓國、大陸等都有成功案例,且廣泛被使用。學者對LNG冷能發電技術有進行深入研究,以熱量為評價方法,已取得一定的應用成果。
天然氣運輸通常將天然氣液化,體積是標準狀態下的1/625,常壓下天然氣液化溫度為-163°C,液化1噸 LNG耗電約為850kW?h,LNG接收站和氣化站,需將LNG經氣化器氣化後使用,氣化時放出約830kJ/kg冷能。若冷能隨天然氣氣化器於在海水和空氣和流失是能源浪費。
?
若LLNG冷能若以100% 的效率轉化為電力,1噸LNG冷能發電折合電量約為240kW?h。按5年進口LNG 4000萬噸計算,冷能全部利用可發電100億kW?h,發電量是相當可觀。?
日本是進口LNG量最大國家,最早開始使用LNG冷能,也是利用率最高的國家,在冷能發電和空氣分離上一直走在世界前緣,其中LNG冷能用於發電比例超過70%。另韓國空氣分離技術和美國LNG冷能發電技術也在世界前列,中油可派員實際參訪,不要關門做事。
中油把天然氣氣化釋放出來的冷能當作無效能源是浪費行為,若成功利用冷能發電將可以大大降低裂解石化原料的成本,中、下游亦可用低價位的原料掠奪國際市場,讓國內石化產業提早回春。
其實,中油將新四輕興建在大林廠並非無根之說,早在四年前財團法人中技社就有做過可行性研究!只是中油人沒有把它當真,現在又有七接冷能可以利用,新四輕躺在石化事業部已經動彈不得,山不轉,路轉!應該好好思考新四輕到底落腳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