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馬」海上貨運直航開通,助力打造福馬「同城生活圈」
2024-04-10
左江花山岩畫位於廣西崇左市寧明縣城西北25公里的明江河畔,距廣西首府南寧140公里。岩畫是左江流域岩畫中的代表,也是世界同類岩畫中單位面積最大、畫面最集中、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一處岩畫,被譽為是中國稻作文化的最大標誌、壯族文化瑰寶和世界岩畫的極品,被稱為「崖壁畫的自然展覽宮」、「斷崖上的敦煌」。
據專家考證,岩畫創作始於春秋,延至後漢,迄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整幅岩畫畫面長172公尺、高50公尺,總面積8000多平方公尺,繪有1900多個大小圖像,畫面以人物造型為主,也有銅鼓、箭簇和野獸之類,其圖像之多、分佈之廣密,均被公認為國內外罕見。
岩畫多分布在江河的拐彎處、面向來水的高大峭壁上,對岸往往有開闊的台地。岩畫-山體-河流-台地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神秘的區域,讓古駱越人心生敬畏,也讓現代人嘆為觀止。
懸崖之上,如何作畫?目前專家分析可能有三種方法,一是自下而上攀援,二是直接搭架,三是自上而下懸吊。而岩畫為何歷經千年不褪色?據說明,繪製岩畫用的顏料是赤鐵礦,也叫鐵紅;顏料中使用黏合劑,經檢測是草酸,與岩石化學反應后,在岩畫上就形成了一層草酸鈣的保護膜,硬度比岩石本身還高,用小刀都刮不掉。
2016年7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0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左江花山岩畫文化景觀申遺成功,成為中國第49處世界遺產,實現了廣西沒有世界文化遺產的「零」突破,填補中國沒有岩畫類世界遺產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