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重回二次戰役焚屍大光現場憑弔
日本人松永大介(左)一行與念吉成(中)重回二次戰役陣亡巴士海峽飄屍至後壁湖等地,火化屍體的遺跡憑弔。(念吉成提供)
日本人松永大介(右後方)一行與念吉成重回二次戰役陣亡巴士海峽飄屍至後壁湖等地,火化屍體的遺跡憑弔。(念吉成提供)
日本人松永大介(右二)一行與念吉成(左)重回二次戰役陣亡巴士海峽飄屍至後壁湖等地,火化屍體的遺跡憑弔。(念吉成提供)
日本人松永大介(左)一行與念吉成重回二次戰役陣亡巴士海峽飄屍至後壁湖等遺跡憑弔。(念吉成提供)
94歲江新潭是當年後壁湖家人,救起60多位日本生還軍人的臺灣人與當年海濱焚燒大體歷史的見證者。(念吉成提供)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日本戰歿者遺骨收集推進協會」事業部第三部熱愛臺灣的松永大介及前川渚小姐,在日本熱心的文史工作者館量子小姐引介及陪同下,前日特地到恆春鎮上拜訪2017年發表《巴士海峽之淚》作者的琅嶠文史工作者念吉成老師。一起重回二次戰役陣亡巴士海峽飄屍至紅柴坑及後壁湖等地,火化屍體的遺跡憑弔。
念吉成老師親自引領日方松永大介一行三人到位於臺灣南岬、台灣海峽之濱的水坑及紅柴坑漁港與後壁湖,俗稱小峇厘島海灣等地,除虔敬祭拜鎮守在水坑的土地公,也親自細說研究多年的二戰戰史,與當年臺灣南岬受訪的眾多耆老口述:沿岸擠滿漂流各國軍人殘破大體,以及當年這些魂飄異鄉軍人大體,草草被集中溪口、海濱火化等等史實及遺跡。熱心的日本文史工作者館量子小姐,感謝臺灣各機關的重視與協助。
念老師感性表示:恆春半島深厚的族群人文,實在太精彩多元且豐富。當年曾有感於世界和平需真化解,以及探索史實的重要性,曾於2017年發表《巴士海峽之淚》網路電子書。時遠在2700公里外的日本NHK及名古屋電視台,都曾二度跨海,深度採訪後,於全日本播放。
任職於日本弘前大學年輕的井上博士,也曾受邀臺灣南岬暢遊。念老師請其創作一首歌,為《巴士海峽之淚》再版發行之用,沒想到頗有才華的井上博士,竟在回東京後,一日夜間即創作完成,並錄音附上歌詞歌曲,寄贈念老師一併發表,從此二人成異國、忘年、莫逆之交。
這些詳細感動人心與深厚的臺、日民間情義的真實故事,將在今年「恆春古城建城150年的人與事」策展展出。相信這樣有實質意義的文化與臺日文化促進活動。對於促進恆春半島在國際與國內地位之外,也將對於未來臺灣南岬深度文化觀光頗有助益,更非民眾常詬病,幾天光雕投射,卻要灑出千萬人民辛苦納稅血汗錢可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