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辦理有機與友善農業六大類型教育訓練班社會大眾與有志從農青年報名達1500人

2024-08-19 15:26:10 范文華 記者

嘉義大辦理有機與友善農業六大類型教育訓練班社會大眾與有志從農青年報名達1500人

 
[本報記者范文華 嘉義報導] 國立嘉義大學為培育與服務有志從事有機與友善農業耕作人才,輔導一般農民轉型有機農戶,鼓勵有志從農學生從熱愛自然生態做起,從事有機暨友善環境耕作之栽培,並希望一般社會大眾也可加入有機暨友善環境栽培之行列,特別於8月7日至18日為期12天辦理有機蔬菜(8月7-8日)、有機農場經營與行銷(8月9-10日)、有機雜糧(8月11-12日)、有機果樹與瓜果類(8月13-14日)有機茶(8月15-16日)、有機水稻(8月17-18日),每天8小時,總計96小時之課程。該校4年前已辦理六大類型有機友善農業教育訓練班,完成受訓學員達2960人。
   本次辦理12場不同類型教育訓練班,分別為有機友善蔬菜栽培技術與經驗分享班、有機農場經營管理與行銷班、有機友善雜糧作物與個別雜糧作物栽培技術班、有機友善果樹與瓜果栽培技術與分享班、有機友善茶栽培技術與經驗分享班、有機友善水稻栽培技術與經驗分享班。本次教育訓練班因每類型開設兩場,每場以100名額滿為原則,報名人數極踴躍,除有機茶與有機水稻外,其餘4大類皆於4天內額滿,總報名人數達1500多位,顯示專業農民、有機栽培業者、一般社會大眾及有志從農學生對此類型課程之重視、關注及高度參與。
     
   雲嘉南地區為台灣雜糧之大宗產區,113年7月有機及友善雜糧作物全台種植面積達2876公頃,國人養生風氣盛行,國產有機雜糧更是消費者所喜愛,因此授課學員2場達230位,課程涵蓋政策面與技術面,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政策推動與展望由農糧署董蓁科長主講;有機友善雜糧作物栽培土壤養分管理、病蟲害管理、田間雜草管理與識別由嘉大教師授課,今年強調個別作物有機栽培,有機大豆-台南區農改場吳昭慧前副研究員、有機玉米-農友種苗公司嘉義研究農場吳彥延場長、有機綠豆-原鄉生態農園郭明源場長;而承辦本次訓練班侯金日主任則分別擔任有機甘藷、有機馬鈴薯、有機落花生、有機紅豆、有機意苡五種雜糧作物之講師,將近20年有機雜糧作物之研究經驗,分享給與會學員,讓學員們受益良多,對有機雜糧作物之推廣將有更大助益。
     
  嘉大農場管理學位學程侯金日主任表示,113年7月台灣有機與友善耕作栽培已達26176公頃,且種植面持持續增加,嘉大從109年來開始開設此課程,4年來開設30班,參與受訓學員達3000人以上。今年12班受惠學員更達1200位。學員年齡從15歲至82歲皆有,大部分年齡30-60歲最多,學歷大學、專科與研究所畢業達8成以上,更有博士畢業者來當學員。以職業類別從事一般農業之專業農達4成、從事有機農業栽培者約3成,社會大眾2成,有志從農青年與學生有1成,約450位左右40歲以下之學員,顯示有機農業與友善環境耕作栽培能吸引更多年輕人投入農業,對一般社會大眾也躍躍欲試,參與者可望得到最新專業知識與藉由栽培者經驗分享得到更多之經營之道,來強化自身專業之不足。而侯主任更表示,該校未來持續強化有機農業專業能力,希望能成為雲嘉南地區有機農業推動學校,持續服務從事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之農民,將技術與產業與實際應用結合發揮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