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五大代表作展現減碳、循環經濟的成果 「2022年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圓滿閉幕

2022-10-09 14:54 黃蕙蘭 記者

圖:台塑企業在「2022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展出近年減碳、循環經濟五大代表作。(記者黃蕙蘭/攝)

【本報記者黃蕙蘭/台北報導】「2022年台灣氣候行動博覽會」已於10月9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圓滿閉幕,今年主辦單位以「勇敢淨零 全速前行」為整體形象訴求,邁向2050淨零碳排為目標,引領台灣社會各界一同響應「勇敢淨零」,協辦單位台塑企業也在會中向外界展示近年推動節能減碳、循環經濟的環境友善成果。

台塑長期將永續發展融入營運策略中,積極落實 ESG各項節水、節能、減廢之改善作業,台塑四大公司(台灣塑膠、南亞塑膠、台灣化學纖維、台塑石化)及台塑生醫近年最具代表性之減碳行動成果如下:

1. 台塑公司將沿海地區堆積如山之牡蠣殼廢棄物循環再生,研發製成天然「抗菌殼粉」,並與母子鱷魚深化合作,推出「蚵技神速y拖」產品,有效降低廢棄牡蠣殼造成之環境污染。

圖:台塑以牡蠣殼廢棄物研磨製成粉末,與業者合作添加入拖鞋以減少細菌滋生。(記者黃蕙蘭/攝)

2. 南亞公司自2007年開始致力推動寶特瓶回收再生,2020-2021年回收146億支寶特瓶,降低32萬噸碳排放量。今年更與統一超商合作,於門市設置回收機,結合先進的聚酯再生技術,實現「從瓶到瓶(Bottle to Bottle)」的寶特瓶回收系統,建立綠色再生循環供應鏈。

圖:南亞具備PET物理與化學回收技術,將寶特瓶回收再製,減少環境汙染並循環經濟。(記者黃蕙蘭/攝)

3. 台化公司建立漁網回收通路,透過化學法將廢棄漁網重新製成尼龍,再進一步製成高機能服飾,使廢棄物走向高值化,有效解決海洋廢棄物問題。

圖:廢棄漁網及漁具是破壞海洋生態的殺手。(記者黃蕙蘭/攝)

4. 塑化公司協助雲林縣政府處理垃圾問題,使用縣府製成之垃圾衍生燃料(RDF)以取代燃煤使用量,自2019年迄2022年8月共減少約10,700噸之二氧化碳排放量。

圖:台塑生醫投入的洗衣精自動補充站經濟又環保。(記者黃蕙蘭/攝)

5. 台塑生醫投入洗衣精自動補充站之開發,預估每一補充站每年能減少4,000個以上之塑膠瓶使用,目標全台設置至少達到1,200個站點,每年省下480萬個空瓶。

圖:台塑生醫的環保洗衣精成分天然沒有過多的添加物。(記者黃蕙蘭/攝)

台塑麥寮六輕工業園區自建廠以來即採用BACT最佳可行控制技術,致力於節能減廢、溫室氣體減量等改善工作。經過長期努力,相較2007年,企業運用AI製程優化各項節水節能之操作條件,擴大減量效益,除成功使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15.7%外,各項節能指標亦都大幅度降低,台塑以2030年減碳35%、2050年達到碳中和作為目標,期許未來環境共好、產業永續。

圖:台塑將朝2030年減碳35%、2050年達到碳中和作為目標邁進。(記者黃蕙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