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痛≠胃痛 小心胰臟癌是沈默癌王 洪鈞培講座 

2022-05-29 14:30 鍾春蘭 記者

胰臟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不易發現,一經確診往往已是中晚期,且復發率高,因此有「癌王」之稱。一旦出現以下4種症狀,可能是胰臟癌警訊,馬上看懂6大致病因子及治療、預防方法。

   

由洪鈞培文教基金會、新北市立圖書館主辦的「癌症防治‧掌握先機」公益系列講座,邀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所長陳立宗教授主講「胰臟癌防治掌握先機」。

  

胰臟癌是胰臟長出惡性腫瘤的疾病,好發於60歲以上的年長者,男性罹患胰臟癌的風險高於女性,有家族病史、長期接觸化學藥品者、慢性胰臟炎病人,罹患胰臟癌風險較高。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大部分的胰臟癌病人確定診斷時,通常腫瘤已經是局部晚期或是遠處轉移,胰臟癌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得到後死亡率偏高,疾病的發展會讓病人並不好受。早期的胰臟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容易與其他疾病相混,當出現黃疸、上腹痛、明顯體重減輕時、不斷出現灰白色糞便時,應及早就醫釐清可能病因。治療方式包含外科手術、化學藥物治療、放射線治療與標靶藥物治療等。

 

1. 黃疸:黃疸是胰臟頭癌較常見的症狀,主要是因為腫瘤壓迫到膽道所造成,但也可能是腫瘤已經轉移到肝臟。

2. 上腹疼痛:上腹疼痛是胰臟癌常見的臨床症狀,有時疼痛甚至會放射到背部。右上腹疼痛表示病變可能發生在胰臟頭部,左上腹疼痛則代表病變可能發生在胰臟尾部。

3. 明顯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嘔吐、噁心,這與進食不佳、以及消化異常有關,快速嚴重的體重減輕則代表胰臟癌可能無法用手術切除治療。

4. 腹瀉:腫瘤阻塞胰管,造成無法處理的脂肪由糞便排出,形成脂肪便,糞便為灰白色。

 

胰臟癌6大常見致病原因

1. 年齡與性別:好發於60歲以上的年長者,且男性風險高於女性

2. 吸菸:吸菸者得到胰臟癌機率比常人高出2~3倍

3. 化學藥品:長期在工作中接觸化學藥品的人,罹患胰臟癌風險較高

4. 家族病史:有一等親罹患過胰臟癌的人,得病機率高出3~4倍

5. 遺傳性慢性胰臟炎:基因突變所致,發生胰臟癌機率高出數十倍以上

6. 慢性胰臟炎病人:得過慢性胰臟炎,發生胰臟癌機率高出數倍到十倍

 

尤其是未罹患糖尿病,家族也沒有糖尿病史的人,卻突然出現糖尿症狀,就必須懷疑是胰臟出現問題。而已經罹患糖尿病的病患,若是生活習慣、飲食都沒有改變,原本已經控制住的糖尿症狀卻又突然加重,也要特別注意。

 

由於胰臟的重要機能之一,就是分泌能夠幫助控制血糖的胰島素,當胰臟出現病變,就可能導致血糖調節出現問題、引發糖尿症狀。若是家中沒有血糖測量儀器,該如何知道血糖出現變化?鄭醫師表示,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沒有特意減肥、但近1~2個月體重下降超過5公斤,或是突然覺得精神不濟,就必須懷疑並就醫進行檢查。

   

除了分泌胰島素控制血糖以外,胰臟也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胰液中含有能夠幫助分解脂肪的脂肪酶,以及能夠分解蛋白質的蛋白酶,若是胰臟機能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吃高油食物容易腹瀉、吃肉後容易打嗝等消化不良的症狀。由於胰臟機能會影響飲食營養素吸收,當上述狀況跟體重下降同時出現時,就應該特別注意。

  

胰臟的位置大約在左上腹部、胃的後上方,因此當肚臍上方或是左上腹部,甚至是腰部出現疼痛,尤其是疼痛的頻率越高,就更必須特別注意,而不是當成一般的胃痛只吃胃藥帶過。由於疼痛通常是出現在胰臟病變的後期,因此當懷疑胰臟出現問題後,就必須馬上就醫檢查、尋求治療。

 

此外,儘管導致胰臟癌的原因多樣,但包含酒精攝取、糖尿、慢性胰臟炎、揮發性溶劑及苯等工業用化學物質,都可能是致病因子,因此生活中經常接觸以上物質的民眾也應該特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