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免醫學會首度將生物製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

2022-01-10 16:59 鐘翠珠 記者

【本報記者鐘翠珠台北報導】9歲的張小弟弟,出生週歲就被診斷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幼稚園病況嚴重時,常半夜搔癢難耐抓到破皮、床單染血,平均睡2個小時就會被癢醒,導致全家人都睡不好。由於要控制病灶發生,張小弟弟在飲食上也必須要特別的控制,舉凡蛋類、海鮮、大豆等等高蛋白質的食物都要禁止,也因此影響了張小弟弟的發育,使其又瘦又小。最令人心疼的是,反覆搔抓造成的皮膚感染,張小弟弟還因此曾經感染了金黃色葡萄球菌進而入院治療,讓爸爸媽媽簡直是心在淌血。

異位性皮膚炎若控制不佳,對患者造成的困擾不僅止於皮膚問題而已,疾病帶來持續的搔癢感及皮膚病灶,造成18歲以下的患者當中,高達九成的患者會迴避日常活動,進而影響日常生活、學業,近七成有睡眠不足的問題 ,其中還有超過五成的患者因病情感到哀傷或憂鬱,造成神經認知表現有負面影響,甚至有38%的患者因為疾病而改變教育或職業方向。

根據2021版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 ,生物製劑療法與目前外用藥物的治療機轉不同,是從根源改善病灶,藉由精準鎖定體內異位性皮膚炎發炎相關的傳遞因子 ,阻斷引發發炎的反應路徑,進一步調節免疫反應以達到控制病情效果,迅速改善癢感症狀 。

生物製劑安全性高,不會有傳統治療的副作用疑慮,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不良反應如鼻咽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發生率與安慰劑相當,在醫師醫囑下可安全使用 。

日前,衛福部已核准可使用於6歲以上兒童與成人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生物製劑,根據研究顯示5, 6至11歲中重度兒童病患連續使用四個月後,病況改善八成(異位性皮膚炎評估指數 EASI)  。九成五的患者使用後病況得到緩解。近六成(55%)患者的搔癢程度降低;近七成(65%)患者因而改善了睡眠不足的問題,綜括以上,這些患者的生活品質皆有明顯提高。

台灣兒免學會洪志興理事長表示:「台灣的孩童中,每10人就有1人是異膚寶貝,而這些異膚寶貝中,有5%是屬於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但重度影響層面就不僅止於皮膚病灶,長久下來的影響夾帶自信心受創、人際受阻、憂鬱焦慮、嚴重睡眠不足,家長和孩子晚上都無法睡覺,爸爸媽媽常吵架、婆婆怪媽媽沒有照顧好孩子,帶給兒童患者的身心重大負擔,家長更是心力交瘁。」

針對過去治療選擇,台灣兒免學會姚宗杰秘書長也表示:「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異位性皮膚炎過去多靠口服免疫抑制劑、使用類固醇藥膏等。然而,孩子在治療選擇上較受限,由於處於發育階段,若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會有潛在致癌、副作用的安全疑慮;而口服免疫抑制劑,雖治療效果好,但是副作用多,不僅傷肝、腎,有的甚至會抑制免疫造成感染感的增加。」所幸,生物製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6歲以上的中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兒童,都可以正式合法使用、方便施打,且孩童使用安全性高,讓治療版圖更加完整。

圖說:隨著新一代藥物開發帶來嶄新的治療契機,台灣兒免醫學會十年來首度更新兒童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指引,增加將生物製劑列為第一線治療選項,讓醫師與病童都有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