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夾攻,台灣抗疫沒有鬆懈本錢

嘉市文化路夜市商圈人潮不斷。
【本報記者李錫平報導】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看似退燒,但近日一些跡象顯示實際狀況似乎不容樂觀,國人有必要重新上緊發條,包括醫院防疫措施,以及個人防疫都須回到嚴守社交距離、強制戴口罩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台灣又新增5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雖然都是境外移入,但是看著境外移入病例逐日攀升,顯示全球疫情依舊嚴峻,我國超前實施邊境管制與入境檢疫措施是否要升級,才能減少病例進入社區造成疫情散播,也爭取國內社區醫療體系與防疫物資整備與應變時間。
其次,隨著日本女學生及泰國籍移工返國後確診新冠肺炎,且感染地點幾乎都幾乎與台灣脫不了關係,專家指出,兩個案都曝露出台灣社區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的隱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必須拋除「加零」迷思,尤其移工沒有獨立生活空間,就醫難度較高,常隱忍病痛繼續工作,導致防疫藏有諸多死角,難以調查感染源,也不易落實隔離檢疫措施,更凸顯出政府必須勇敢面對,積極疫調篩檢,擴充醫療量能的重要性。
第三,受到疫情影響,國人長期悶在家裡,但是隨著疫情舒緩,報復性出遊人潮湧現,包括綠島的遊客比住民多、澎湖的機車大隊與當地海產被清空等誇張的的景象紛紛出籠,姑且不論當地能否容納如此龐大的人流,戴口罩與保持社交距離更被大家拋諸腦後,更讓擔心本土疫情爆發。
國際疫情延燒、台灣社區也可能存在無症狀感染者,專家警告,台灣須考慮恢復到先前的防疫措施與態度,而不只是「防疫新生活」,包括醫院防疫措施,以及個人防疫都須回到嚴守社交距離、戴口罩等,而非柔性勸導。
確診移工接觸者 一人有異狀
【本報記者蔡捷報導】泰籍移工自台返泰後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已匡列宿舍及工作接觸者共29人,其中28人採檢是陰性、27人血清抗體也是陰性,其餘檢驗中。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記者會表示,經調查,該名泰籍移工為30多歲男性,2018年1月來台工作,今年7月21日返回泰國後,22日出現腹瀉,無呼吸道症狀、無發燒、無嗅味覺異常,25日在泰國採檢後以核酸檢測驗出陽性。
衛生單位截至目前已掌握個案接觸者共29人,已於27日安排採檢送驗,其中18人為宿舍區接觸者,列為居家隔離對象,除1人曾於25日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目前於醫院隔離中,其餘已安置於集中檢疫所,預計8月5日解除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