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志科大於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表現亮眼 分別在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及SDG 17「全球夥伴關係」兩項永續指標中榮登全球前百大行列

2025-07-02 15:24:08 許亞第 記者

台塑新智能劉慧啟總經理(左)、韓國KAIST李光炯校長(中)與明志科大劉祖華校長(右)共同簽署三方產學合作備忘錄。

【本報記者許亞第台北報導】明志科技大學於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THE)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Impact Rankings)中表現亮眼,分別在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及SDG 17「全球夥伴關係」兩項永續指標中,榮登全球前百大行列,分別名列第99名與第96名,展現學校在永續發展教育、研究與實踐方面的深厚實力與國際影響力。本次排名涵蓋全球超過2,000所院校,評比依據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從大學在研究、治理、社會服務與國際連結的貢獻進行全面評量。明志科大能在兩大核心項目中脫穎而出,不僅證明其在永續實踐上的深厚實力,也為台灣技職體系注入強勁永續能量。

  明志科大校長劉祖華表示,此次於全球影響力排名中雙雙躍進,進入SDG11與SDG17世界前百大,是對明志科大長年致力推動永續教育、研究與國際連結的高度肯定。我們將持續以「全球視野、在地行動」為核心策略,整合教育創新與社會實踐,積極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透過教育創新與永續實踐,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永續人才,為實現更宜居、公平且具韌性的社會貢獻力量。致力成為引領亞洲高教永續轉型的關鍵典範大學。

明志科大副校長兼永續長馬成珉特聘教授(前排中)於ESG會議與執行計畫協同同仁齊聚一堂,合影紀念共同參與永續推動歷程。

在SDG 11「永續城市與社區」方面,明志科大長年深耕三峽地區,推動文化保存與在地共創。透過通識教育中心主導的設計思考課程,鼓勵學生實地踏查、進行藍染產業復振與歷史場域保存,具體實踐「文化永續」與「社區共好」。校園規劃則以友善與綠意為核心,設置人本導向的通行空間、藝文展覽場域及社區導覽路線,打造開放共享的永續校園,促進師生與社區居民的良性互動。在學術研究方面,明志科大導入「社會投資報酬率(SROI)」評估機制,透過跨領域團隊與產官學協作,提升研究方案的社會與政策影響力,使學術成果更加貼近實務與公共福祉。而在SDG 17「全球夥伴關係」指標中,明志科大積極拓展國際合作與跨界夥伴平台。

  學校與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及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簽署三方產學合作協議,共同開發新能源電池、電動車及電源管理等關鍵技術,為臺灣能源轉型與淨零碳排目標注入動能。此外,學校亦與荒野保護協會攜手進行淡水河流域廢棄物調查,揭露塑膠等一次性廢棄物高比例現況,提供政府減塑政策科學依據,突顯大學在社會與環境議題中的積極角色。明志科大自2021年起將SDGs核心理念融入教學設計,開設涵蓋綠能、循環經濟、氣候變遷等議題之通識與實習課程。學校更推動「英語說故事社區服務計畫」與新住民母語教材發展,強化學生多語素養與社區參與力,擴大教育對弱勢與基層社區的正面影響。
        
  

明志科技大學校園永續地景導覽地圖,推展友善環境與綠色空間規劃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