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術前術後乾眼症治療指引》建議選擇不含防腐劑人工淚液

2025-06-05 19:07:00 鐘翠珠 記者

【本報記者鐘翠珠台北報導】在手機不離身、高度用眼與高齡化社會的雙重壓力下,乾眼症與白內障已成為國人常見的眼疾,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今(6/5)首度發表《白內障術前術後乾眼症治療指引》記者會,理事長孫啟欽醫師表示,台灣粗估約183萬人飽受乾眼症困擾 ,國人應重視白內障是發生乾眼症的風險因子之一,因此強調術前篩檢、術後保濕的重要性,若白內障術前發現乾眼症,應先治療再進行手術,且術前術後都不應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首度發表《白內障術前術後乾眼症治療指引》,強調術前篩檢、術後保濕的重要性

眼睛乾只是小毛病?王先生因為乾眼症眼睛睜不開、視力模糊,無時無刻都要點眼藥水,形容自己「生不如死」。

乾眼症與白內障已成為國人常見的眼疾,銀髮族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罹患乾眼症,且研究也發現,有八成白內障患者在術前就有乾眼症的問題,手術可能會誘發或加劇,因此未來65歲以上的「超高齡社會」即將邁入每四人就有一位,合併患者恐高達150萬人。

孫啟欽醫師說,有鑑於乾眼症對國民眼睛健康與白內障治療影響深遠,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不僅首度制定《白內障術前術後乾眼症治療指引》,聚焦術前術後的乾眼處置,以提升患者術後視覺穩定度與整體滿意度,更同步推出9支衛教影片,提升民眾對乾眼症的正確認知,此外,醫學會將於6月13日至15日在林口長庚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學術年會,持續推廣正確觀念,呼籲國人正視乾眼症問題。

理事徐旭亮醫師表示,台灣每年進行約24萬例白內障手術,手術中所使用的消毒藥水、手術燈光、器械等因素,可能損傷眼表上皮組織、影響神經傳導功能,進而導致淚液分泌減少、淚膜穩定性下降,術後使用的抗菌眼藥水,也容易導致眼睛乾澀、發炎等副作用。

副秘書長梁章敏醫師提醒,不少患者會自行購買有涼感的市售眼藥水,但這些產品常含有防腐劑或血管收縮劑,不適合乾眼症患者使用,建議應選擇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